摘要: 伴隨企業數位轉型議題興起,越來越多管理顧問業者強調「數位轉型、文化先行」的重要性,也就是在導入各項科技應用前,企業應該先建立相應的文化與工作思維,這是企業數位轉型的成功關鍵。
▲圖片標題(來源:科技報橘)
台灣第一大金控集團:國泰金控,便是因為體認到這一點,而提出 #WhatifWeCould 轉型新主張,希望由內而外建立起轉型認知,讓人們都意識到,國泰正在轉型、蛻變成數位時代的科技金融集團。
簡單地說,#WhatifWeCould 就是一種「如果我們可以」的精神,國泰認為,每一次科技的進步,都是因為有人問了如果,包括燈泡、飛機、汽車的出現,都是研究者基於「如果我們可以」的精神,不斷嘗試得到的成果。
而將這股精神應用金融科技創新,金融就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而不是要走進銀行才能取得的產品。因此,國泰不斷鼓勵同仁發表意見,創造新文化、新作為,像國泰智能投資平台,就是 #WhatifWeCould 思維下的產物。
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副總經理陳冠學表示,國泰金控在財富管理市場上原就打下不錯的成績,但在品牌精神 #WhatifWeCould 推動下,員工們一直在思考還能帶給用戶何種加值服務?
是不是可以透過新技術或是工具,讓理財目標「達標」不再遙不可及,甚至讓那些不懂理財的用戶,也可以建立理財習慣、主動地增加被動收入?而國泰智能投資平台,就是這些問題的解答。
讓專業的來,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Quantifeed 專門處理金融專業演算法
許多智能投資用戶不知道的是,他們所用的智能投資是提供套餐式的組合產品,也就是從既有的投資套餐中,選擇一檔「較為適合」的組合推薦給用戶,卻沒思考是否 100 % 適合該用戶。
為了打破這點,國泰從產品開發過程,就跳脫只在內部開發產品的模式,國泰結合美國康利資產管理公司、香港新創科技公司 Quantifeed、國泰世華銀行財富管理、國泰投信、國泰投顧各方的專業,讓國泰智能投資成為真正能夠給予客製化規劃的智能投資平台。
陳冠學強調,與外部專業技術夥伴合作,是集團在#WhatifWeCould 策略思考下的決定, Quantifeed 服務市場橫跨亞洲,熟悉各地金融用戶不同習慣,並可以透過演算法提供最適化服務。
透過這樣的技術,每次用戶進場設定目標與風險屬性,國泰智能投資都會依據當時的市場狀況、數據,並經過 30000 次的計算,規劃出最符合用戶的投資組合,換句話說,同一個人相同目標相同風險屬性,在不同時間進場,很可能會拿到不一樣的投資組合和標的配比。
Quantifeed 首席技術官兼聯合創始人 Ross Milward 強調, Quantifeed 團隊成員同時涵蓋財務工程、電腦工程兩種不同背景,所以能打造出適用於金融投資的模型與演算法,並且依照不同的投資市場與用戶習慣,來推薦不同的套組,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目標與風險屬性,提供投資組合客製化建議,目前 Quantifeed 已經為亞太區 9 家大型金融機構提供服務。
轉貼自: 科技報橘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