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數位科技發展迅速,社群媒體、網路、軟體技術都是被視為「加速」人類生活的最佳工具。難道,這個世界上的創新推動者,只有工程師嗎?由程式碼架構出來的新世界看似美好,但其實許多隱藏的問題也隨之而生,例如共享經濟造成新與舊產業的競爭,甚至是對立。社群媒體盛行,當所有人的生活都在網路上被呈現時,現實生活與線上生活的分野如何區別?用戶資料都放上網,那麼隱私與數據保護的責任該在誰身上?
這一些因為新科技、新技術所產生的新社會問題,其實各界都仍在尋找答案中。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現除了科技技術要進步之外,我們更需要人文學科的專業工作者,一起加入來討論、調適新產生的社會問題。
哥本哈根大學的修辭學教授 Christian Kock 指出 ,「人類社會比起「人文發展」更重視「科技進步」。」這就是問題的開端。
AI 不是科技議題,是「社會議題」
AI 是最具代表性的創新科技技術,企業、用戶都以新技術的角度來看待 AI 的應用與發展,但其實 AI 所產生的遠遠不僅是技術議題而已。如何使用 AI、如何建立 AI 模型其實都與社會日常生活有關,必須要做更通盤的思考。
以下舉例一些 AI 所造成的歧視與社會議題:2016 年美國一份報告 指出 ,美國的監獄風險評估的 AI 系統歧視黑人囚犯。此系統傾向判定黑人會在假釋後再次犯罪,並無由的將其列為高風險名單之一,數字比例高出白人囚犯的兩倍。(黑人囚犯:45%,白人囚犯:24%)
2018 年年末,亞馬遜「評分履歷」的 AI 機器人被爆 歧視女性 。AI 只要看到性別欄是女性就會直接將該履歷打低分。
2018 年 5 月,Uber 自駕車實驗 撞死 49 歲老婦人。且經調查指出,自駕車有看到路上有人,不過卻判定成「無須理會」,所以才釀成大禍。當時 AI(自駕車)的道德觀被擺到聚光燈下大幅度討論。中國天網更是科技與社會人文衝突的最大矛盾點。中國天網利用 AI、物聯網對 路上行人 、 演唱會 、 交通路段 進行人臉辨識,並希望藉此抓出逃犯。中國天網雖成效不差,不過面對個人隱私,還是引人詬病。想到政府知道你在哪裡,做什麼事,辨識人臉後還能查出你的出生年月日、住家地址、父母姓名等個資。
社會科學提供我們科技發展社會中的生存法則
試想,如果只有建立模型的工程師能夠透過程式碼解決如此複雜的 AI 議題嗎?因此,人文學科需要參與問題的討論。
據 IBM 子公司 Bluewolf 的創辦人 Eric Berridge 透露 ,Google、蘋果等矽谷科技公司的徵人名單中,有 65% 是非技術的工作,這些工作著重解構問題、處理問題和部門溝通等軟實力。他所創辦的科技顧問公司也是一樣,僱員超過 1,000 人,但僅有不到 100 個理科背景的員工。
人文學門在「平衡科技與人文發展」佔有重要的關鍵地位,涵蓋歷史、文學、藝術、人類學、哲學、宗教等人文學科教我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提高環境認知、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提供人類「在不斷變遷的世界,如何好好活著的法則。」哥本哈根大學的人文學科教授 Frederik Tygstrup 說到。
在發展自駕車之前,AI 的價值觀需要確立。在發展對人的評斷系統之前,AI 需要先屏除相關的社會歧視。
科技人的專業在技術,文組的強項在分析。所以科技發展不應只有科技人下海處理,社會更應該邀請人文類科的專家加入討論,促進所有產業的溝通與協調,達成一體共識後再繼續前進。而這就是為什麼科技需要人文的主要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
1.《Science Nordic》:〈Why we need social sciences more than ever〉
2.《Forbes》:〈Why Social Studies Is Becoming AI Studies〉
轉貼自: BuzzOrang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