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十二次全科會以智慧科技、創新經濟、均衡社會及淨零永續四大主軸為核心,廣邀產官學各界建言共同擘劃臺灣未來科技藍圖,全面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
為全方位擘畫國家科技發展政策,第十二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以下簡稱全科會)在「智慧創新、民主韌性 ,打造均衡臺灣」為概念的推動下,號召產官學各界先進齊聚建言,以因應超高齡社會、人工智慧快速崛起、全球貿易短鏈化、2050全球淨零、烏俄及中東戰爭下的地緣政治重構等趨勢與挑戰,該如何持續鞏固我國科技產業的全球地位,並延伸優勢至下世代科技領域,全面引領各層面進步並創造新價值。面對此一課題,總統賴清德表示政府將在「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基礎上,深耕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以及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進一步提升臺灣產業實力;另一方面,114年的科技預算也將比今(113)年增加77億元,達到1965億元規模,顯示政府對科技產業的重視,將共同攜手各界迎戰人工智慧快速崛起、數位和淨零轉型,以及地緣政治變化等挑戰,打造更具科技韌性、社會韌性、環境韌性、經濟韌性的生活環境,讓國人有更好的生活。
半導體產業助攻,加速產業AI發展迎向AI產業化遠景
行政院政務委員吳誠文也提到,此次全科會除延續傳統廣邀產官學研各界專家、產業公協會、公民團體代表集思廣益外,更加入前瞻、均衡、共榮元素擘畫科技藍圖,並聯合國際民主夥伴來鞏固全球戰略優勢,實現國政願景。同時,也瞄準AI趨勢將善用半導體優勢,協助各行各業導入AI,不僅能實踐均衡區域發展目標,更要以AI系統彌補人力不足、培育跨域人才,讓我國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中,透過科技突圍,爬上世界之巔。而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也提到,臺灣除了棒球打得好,半導體也做得很好。他分享到,從近期與產業界客戶的對話中可預見,AI應用是各界命題之所在,而多功能機器人將是未來發展重點,更甚於汽車,但要能推進就必須仰賴很好的晶片與各種精密機械,而臺灣擁有很好的設計公司、晶片製造、封裝測試、數據中心以及優秀的人才能助攻全球發展AI產業,同時整合晶片、軟體、精密機械等技術,讓多功能機器人能在日常生活發揮效用;此外,無人機的發展無遠弗屆可以做各種測量和服務,甚至是載人、載物體,台灣在軟體、精密機械都能盡量往這方面發展,讓我們在世界的供應鏈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魏哲家也補充說到,AI不只是在產業的發展應用,對於台積電在節能減碳的效益上也有幫助。透過AI技術實現節能減碳,優化使用水和其他資源,並用AI技術提高生產效益,每年可以為台積電增加新台幣幾百億元利潤。
從硬體整合切入搶進供應鏈,提升台灣AI應用能力並捍衛AI主權
不過,在AI賽道上臺灣產業的機會與策略究竟是什麼?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中華電信董事簡立峰親自分享了他的觀察與看法。 簡立峰表示,人工智慧在數學能力上的突破相當驚人,且AI的推理能力也在快速提升,就現階段來說,物理和化學等學術領域影響較為顯著,未來則可能對其他學門產生巨大影響,不容小覷。同時,AI也確實正改變你我的工作方式,企業需要調整工作流程藉此適應AI的導入,而AI已導致白領外包工作大幅減少,由於員工能力提升企業將不再依賴外包。 至於台灣產業在AI發展的機會,簡立峰說終端硬體整合方面是可切入的點,台灣企業能利用AI和數位孿生技術,讓生產製造在遠方進行,研發控制留在台灣;但話鋒一轉,他也提醒台灣在AI技術的使用上存在知用落差需提升使用率,呼籲台灣要提升AI應用能力及捍衛AI主權,避免過分依賴外國AI應用與模型,並將其視為國防的一環,有些技術必須自行發展,有些可以透過國際合作補強。最後簡立峰也補充道,過去曾出現資本分配不均現象,由1%的人握有世界上50%的財富,到了AI時代將可能出現懂得善用AI的「超級人類」,由1%的人掌握99%的能力和機會,我們需要積極縮短AI的落差,為下一代創造更好未來。 在這場四年一度的全科會議程中,不僅是政府與科技界重要的盛會,同時也牽動國家的整體發展,來自產官學研各界專家、跨部會、產業公協會、學研機構、公民團體代表、百工百業等集思廣益外,在前瞻、均衡、共榮的前提下擘畫科技藍圖,聚焦半導體,人工智慧,提升包容共融,並均衡區域發展,提升應對氣候變遷與環境變遷的能力,實現淨零生活轉型,發展綠色科技與循環經濟,並提供低碳穩定電力, 讓科技力量推動國家和社會的整體發展。善用臺灣科技與人才優勢應對全球挑戰,在智慧科技、創新經濟、均衡社會與淨零永續四大面向策略的帶領下,期許助力臺灣邁向科技、經濟、社會及環境永續的嶄新未來,並創造更多科技價值,共同打造永續臺灣榮景。
轉貼自: bnnext.com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