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Cointelegraph》今(19)日報導,針對日本政府的加密貨幣修訂法案,他們邀請到了日本交易所 Bitbank 的商業發展負責人 Atsushi Kuwabara 現身說法;據了解,Bitbank 已經開始著手內部改革,以求符合修訂法案的新增規範。
虛擬貨幣 —> 加密資產
就如動區先前報導,在修訂法案生效後,任何提及「虛擬貨幣(virtual currency)」的部分,都需要更改為「加密資產(crypto asset)」;主要原因是,《支付服務法案》的修訂策略之一,就是要立定業界的基本術語,確立加密資產的合法地位。
事實上,日本交易所自治組織 —— 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也因為名稱觸犯到《支付服務法案》的修訂內容,已將名稱更動為日本加密資產交易所協會(Japan Crypto Asset Exchange Agency)。
Atsushi Kuwabara 也表示,Bitbank 也正在修改網站及其出版物上的名稱內容,反映出法案修訂後的變化。
用戶資產管理
按原修訂後的規定指示,從今年 5 月 1 日開始,在日本營運的加密資產交易所,都必須將用戶存放在交易所的資產,與交易所自身的現金流做分開管理;也就是說,交易所必須另外尋找獨立的第三方協助管理,例如信託銀行、交易所持有的專款專戶等等。
此外,日本內閣府令還在今年 4 月新增了一項限制,規定用戶資產需要受到額外的託管(entrusted);據稱,由於準備時間太過倉促,導致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之一 BitMEX,不得不在 4 月 28 日關閉其在日本的服務。
資產保管
關於資產的管理方式,也如先前日本《官報》在 3 月公布的消息雷同,即交易所需要使用「可靠的方式」來管理用戶的資產。
根據《支付服務法案》的指導方針,交易所是被允許使用冷錢包(cold wallet)或熱錢包(hot wallet)這兩種不同的儲存方式;不過,若要使用熱錢包,則交易所需持有與用戶加密資產「種類相同、數量相同」的加密資產儲備。
Atsushi Kuwabara 解釋,這是為了防止發生駭客攻擊事件後,再出現交易所無法償還用戶損失的可能性。
優先返還權
值得一提的是,《支付服務法案》的補償策略很可能就是針對 2014 年的 Mt. Gox 交易所駭客事件;時至今日,當年遭駭達 85 萬枚比特幣的 Mt. Gox 事件,仍然沒能完成對用戶的補償。動區先前報導,今年 3 月提交的「清償計畫」遺憾延遲至 7 月才執行,長達 6 年的等待已令受害者不堪其擾。
為了改善這種弊端,《支付服務法案》特增了一項「優先返還權」,即在交易所宣告破產之後,用戶仍能夠擁有對和資產的優先取得權利。
轉貼自: 動區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