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發現,其中涉及區塊鏈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類:1.推動區塊鏈技術與實際場景結合,包括實體產業和金融產業;2.與數位貨幣落地相關;3.關於加強產業監管、建立規範、產業發展投入的建議。
在統計的56條相關的提案、發言中, 與推動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相關的有36條,佔比64%;加強產業監管、設立產業標準相關的有17條,佔比 31%。與數位貨幣相關的雖然只有3條,但由於跟當下央行數位貨幣的試點落地、發行以及與跨境穩定數位貨幣相關,提案也備受關注。
一、 產業區塊鏈:醫療領域應用被提及頻率高
過去十餘年的發展,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民生、供應鏈金融、溯源存證等領域都已經有相對成熟的落地應用,2020年也被認為是區塊鏈技術大規模落地的年份。隨著中國國家發改委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區塊鏈技術也成為了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
具體來看,在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產業結合方面,涉及到的領域包括醫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城市管理、公益等。
值得注意的是,與醫療相關的應用建議出現頻率很高,在上表中「區塊鏈+實體產業」的29個相關資訊中,有7個與醫療相關,涉及到產品溯源監督,應急物資儲備、傳染病防控、醫療數據體系建設、互聯網醫療慢病服務等方面。
現階段,區塊鏈技術應用與醫療項目尚處於發展早期,但區塊鏈技術在中國醫療體系中的關鍵作用日漸凸顯,在中國已有不少企業開展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探索。
比如在2018年4月13日,騰訊正式對外發布了微信智慧醫院 3.0,新版微信智慧醫院把所有知情方全部納入區塊鏈(建了個聯盟鏈),實現實時鏈上監管。
2018 年 9 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攜手螞蟻金服,推出中國首個區塊鏈電子處方,其中區塊鏈技術主要用於保證處方精準無誤且不可篡改、可溯源,以解決複診患者拿著處方不遵醫囑在外重複開藥等問題。
此外,與政務民生、公共治理、社區管理等相關的提案和言論也出現較多,包括垃圾分類的資訊服務管理平台、智慧社區、社區治理共同體等。
二、在港開展跨境數位穩定幣提案引發熱議
數位貨幣方面的相關的人大代表提案有3條。其中,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城銀清算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崔瑜建議,積極爭取數位貨幣在長三角地區先行先試。
中國全國政協常委、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劉長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區塊鏈及數位貨幣開發研究方面,建議香港率先成為中國在該領域的試驗基地。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在《關於開展香港地區跨境數位穩定幣的提案》中建議開展香港地區跨境數位穩定幣。提案中,沈南鵬認為,開展香港地區跨境數位穩定幣,以構建數位技術驅動的中日韓跨境支付結算網路為基礎,將香港建設成為數位經濟時代的國際金融中心。
相關的具體建議包括:1.按權重設計幣值,監管沙盒先試行應用在跨境貿易支付;2.官督民辦推動在港落地,託管儲備金提升電子錢包安全性;3. 探索兩地數位穩定幣的跨境監管和 DC/EP 對接研究。
該提案出來後引發產業熱議,一方面是因為其對跨境數位穩定幣的功能設定與一直備受關注的 Libra相似。另一方面,提案中將跨境數位穩定幣與央行數位貨幣的落地應用連接了起來,提出「推動中國及香港合作探索數位穩定幣與央行數位貨幣對接的場景研究、測試、評估,促成央行DC /EP 率先在灣區實現跨境應用。」
三、監管與規範並行,加大投入促產業發展
在產業監管治理、產業規範設立、加大產業發展投入等方面,至少 17 條相關議案或言論提及。
與區塊鏈監管治理相關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個是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本身需要完備監管機制;其二是中小銀行等機構在應用區塊鏈等技術手段進行轉型升級過程中要加強監管;其三是關於防範數位貨幣金融風險。
中國移動集團公司董事,浙江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鄭傑提到應「加強對區塊鏈節點的追蹤和可視化、以鏈治鏈等監管技術的研究,強化區塊鏈平台級應用的安全評估,提升區塊鏈技術及應用的合規性和規範性」。
與監管相應的是產業標準的設立,目前區塊鏈技術發展尚處於初期階段,技術本身存在不足之處,在應用過程中不免引發風險。同時,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結合,也缺乏相應的技術應用標準和規範。
中科院院士王小雲提出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標準與技術規範,特別是區塊鏈安全技術標準與規範的製定」。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建議出台包括區塊鏈等通訊技術驅動的數位經濟「安全基建」國家標準。
此外,至少 9 條相關提案/觀點提到關於加大投入以推動產業發展,主要聚焦在加大技術研發支持,推動技術自主創新,加強政策供給,設立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等方面。其中,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工業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檀結慶建議,設立由政府主導的區塊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扶持一批優秀區塊鏈企業發展壯大,鼓勵區塊鏈技術創新,培育若干區塊鏈產業的準獨角獸企業。
轉貼自: 動區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