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標題(來源: 文策院)
在美國德州奧斯丁舉行的南南西(SXSW)會展,一向是對數位、網路領域最敏鋭的觀測站。已經舉辦35屆的SXSW,以音樂、電影展會成名,但在近年網路、數位科技產業崛起後,成功聚焦成為數位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展會。舉凡融合科技因素的經濟、文化、社會、政治、以至教育、產業等各個領域,SXSW的策展團隊每年都能突出當時最要緊、以及富具前瞻性點的議題。
▲圖片標題(來源: 文策院)
在美國德州奧斯丁舉行的南南西(SXSW)會展,一向是對數位、網路領域最敏鋭的觀測站。已經舉辦35屆的SXSW,以音樂、電影展會成名,但在近年網路、數位科技產業崛起後,成功聚焦成為數位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展會。舉凡融合科技因素的經濟、文化、社會、政治、以至教育、產業等各個領域,SXSW的策展團隊每年都能突出當時最要緊、以及富具前瞻性點的議題。
2020年,疫情讓奧斯丁主辦單位在最後一刻作出停辦決定。今年三月,睽違三年後,奧斯丁鬧區終於等到SXSW回歸實體舉辦。
三年之隔,這回SXSW呈現網路科技世界哪些關鍵轉變的大課題?
上一回SXSW實體展會,大科技(Big Tech)此一名詞時時出現在所有講堂。在這我們習以為常的網路二(Web2)世界,宇宙由幾家大家終日全時接觸的網路巨頭企業主導。就在過去三年,網路界的年輕世代在疫情、政治浪潮的連番持續洗禮下,喊出向網路三(Web3)發展的呼聲。網路三想要達到的根本改變,就是要擺脫眼前網路二時代所受網路巨頭企業的宰制,讓底層由下而上主導網路科技世界的發展。
今年的SXSW節目單上,大科技巨頭幾乎消聲匿跡。以往 Google 李菲菲主講、臉書專場爆滿等等的光景不再。如果不是在今年活動開始後,臨時宣布增加一場Meta創辦人祖克柏遠程受訪專談元宇宙的活動,這些大企業上台傳道的場面近乎掛零。
代之而起的是對杜絕巨頭企業影響力的多場討論。對此議題的討論角度打破過去紀錄:包括從內部改變大科技企業、重建對網路的信任、歐盟監管科技巨頭的演進、以至與網路巨頭可能有關的假訊息與假新聞等等多樣議題。單從議題設定角度觀察,SXSW呈現出的風向大幅改變。
今年的SXSW正式彰顯:去中心化這個概念在近三年已然滲透全球。雖然去中心化這個字眼並沒有出現在SWSX每場研討會、每一主題聚會的議題中,但是在此次會期所討論的網路、金融、以至政經社會、文化藝術等潮流的底層,都是去中心化此一概念在推波助瀾的影子。
網路世界正處在由網路二(Web2)邁向網路三(Web3)結構轉變的歷程中,最終結果如何,沒人可以預知。
把網路三的思維放在歷史長河架構思考,極度合理,也有絕對必要。但是這個概念談得容易,實際落實發生必然充滿挑戰。事實上,網路世界的發展史,本就是由非主流演變成主流的又前進又後退艱辛歷程。
網路三世界要成真,在技術上固然要以區塊鏈技術打底,但它在組織運作、治理的模式與過去有無不同?此次SXSW提出的答案就在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運作模式由年輕的網路世代構思提出,最重要的的應用領域大多在藝術、文化、以至非營利等領域。但近年快速發展的虛擬貨幣、NFT等帶著商業色彩的運作機制,本也含帶相當的DAO元素。
提出DAO模式的年輕世代思維具有高度理想色彩,希望以平等、民主、以及負責的方式,運作、治理網路新世代的機構,避免重蹈網路二時代的覆轍。在他們的思維中,DAO是以社群形式共有、共治的人際網絡、品牌。任何機構,由開始的資源募集與滙集,以至管理、營運,都以定期替換的委員會擔綱。如此方式,不僅募資、管理層簡化,實際運行的績效也有人當負進行。
DAO運作模式由年輕的網路世代構思提出,最重要的的應用領域大多在藝術、文化、以至非營利等領域。但近年快速發展的虛擬貨幣、NFT等帶著商業色彩的運作機制,本也含帶相當的DAO元素。
因此,有位在去年11月號召集資成立貧民食品捐配組織的網路人,就分享該機構的治理方式:成立六個人的管理小組,統轄所有決策與營運決定。該小組每半年替換所有成員,如果發展順利,每半年替換成員時,小組成員人數擴大一倍,希望以此方式持續發展。
在現場聽到的DAO運作實例極度廣泛。有一文化作品的保管、交易平台,無聲無息地以自主有機方式發展,已達六千共主規模;有亞馬遜河雨林的環保人士,主動聯絡學習DAO作法,成立環保機構。更有來自烏克蘭的藝文人士分享,在戰爭爆發後發起的烏克蘭DAO, 一天內就募集七百萬美金。
當然,今天要預估網路二會被網路三快速替換,極度不切實際。網路二世代的巨頭企業,以及政府機構,塑造並牢牢掌控了今日的網路世界。在統計數字上,網路三真正要能略為貼近網路二巨頭的規模與市場影響力,還極度遙遠。但在SXSW期間,穿梭奧斯丁市區會場,聆聽網路科技界的熱烈對話,真正感受到,有一大批人,懷抱熱情,要在相關領域,點燃去中心化的網路三火種。無論結果如何,這將是此後網路生態圈值得長期關注的焦點之一。
轉貼自: 數位時代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