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過 2008 年金融海嘯,智能投資動搖了財務顧問的地位,千禧世代出生的網路依賴族轉而投入機器人理財的懷抱,美國機器人顧問公司便在此時異軍突起,包括 Betterment、Wealthfront 這兩家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讓美國機器人顧問公司的管理規模快速成長。根據專業機構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機器人理財產業將以每年 68% 的速度成長, 2020 年全球機器人理財管理的資產規模將上看 2.2 兆美元。
金融智慧科技風潮吹進台灣,數位化理財工具將是金融業的下一個關鍵競爭點
機器人理財風潮從歐美吹向台灣,2017 年 8 月金管會允許金融業者申請機器人理財相關業務以來,相關的智能理財平台就陸續問世,包括銀行業、投信業及科技業都前仆後繼推出相關服務,搶攻機器人理財商機。
國泰金控為了布局數位金融, 3 年前成立數位暨數據發展中心,現在已超過 180 人規模,分別鎖定不同金融科技領域,包含行動金融、大數據分析、智能客服等。其中新推出的國泰智能投資平台整合集團旗下銀行、投信、美國康利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源,更引進香港 Fintech 新創 Quantifeed 的理財投資平台技術,目標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新一代數位理財平台。
國泰世華領先國內銀行,推出首個「真實客製化」的智能投資
過去,受限於人力,銀行理專或財富管理服務人員多半瞄準高資產族群,理專會根據客戶的風險屬性以及資金運用目的,給予投資理財建議。然而,理專一人服務上百位客戶,不易做到精緻化的服務,再加上投資市場瞬息萬變,在發生黑天鵝等意外事件時,也無法即時提供給每位客戶客製化的服務。
28~45 歲世代的族群,較過往的投資客更偏好數位化的工具,和過去講究信任、感情的理專文化並不相同,現代的年輕人投資更相信自己的研究和判斷,而非理專的建議,因此理財機器人的出現,結合量化數據及質化分析,讓使用者有足夠的數據完成判斷,成了新興的理財方式。
2018 年 10 月國泰世華銀行的「國泰智能投資」正式上線,鎖定偏好數位理財且每個月可以固定拿出一筆錢來做中長期投資的客戶,最低開戶金額 5000 元,依據個人投資目標及投資風險屬性產生客製化投資組合,當中包含 2~10 檔投資標的,隨著全球投資市場狀況,監控並給予資產配置調整建議。
透過細項釐清目標設定長期目標,國泰智能投資將會協助計算可能性
首先,登入國泰智能投資平台後,選擇投資目標後,系統會跳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投資人填入相關資料,例如:資金運用目的、規劃目標等,透過精準的理解客戶目標,提供最佳的推薦組合,相較於過往其他智能投資主要依據簡單的選項,給予幾套分組中其中一個組合的做法,國泰智能投資可以根據個人目標,完成真正的「客製化」,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設定的長期目標,得到量身打造的模擬趨勢圖與投資組合。
假設投資人選擇「提早退休」,則下一步就必須輸入「希望在幾年後退休」、「預計要準備的金額」、「每月想投入的金額」等數字,假設投資人填入:「20 年後退休」、「希望存到 1000 萬」、「每月可存 1 萬元」,系統會根據投資人填入的數字,即時演算並給予調整方向建議,並且透過蒙地卡羅模擬圖,預測未來達成機率,協助投資人理性設定投資目標。
若投資人接受智能投資的建議,則可直接在平台上交易,選擇扣款帳戶、金額及日期,就能完成交易,最低門檻 5000 元,就能夠獲得 2~10 檔投資標的,完善個人的資產配置。
而應對詭譎多變的金融市場,若遇上突發事件,或是系統自動偵測到投資人的投資偏離原先設定的長期目標軌道時,例如:股債比重失衡,平台將會主動發出提醒,透過再平衡的服務,修正投資組合,適時減碼或加碼相關標的,讓投資人的資產狀況朝設定的目標邁進。
介面清晰透明,收費單一易懂,誓以創新服務打這場智能投資的仗
考量理財為長線投資需審慎面對,市場訊息卻又快速多變,國泰智能投資運用國際團隊的專業知識與機器人質量化分析,將投資人輸入的目標數字進行即時試算並轉換成簡單易懂的「投資組合模擬趨勢圖」,藉由圖形變化了解投資現況與設定目標的差距;而「投資組合及資產配置比重」圓餅圖,則能清楚掌握的資產配置與變化,且 24 小時監控市場,一切簡單透明與時俱進,讓投資人不再資訊恐慌 !
「國泰智能投資」希望能幫助投資人戰勝半調子理財,以時間與紀律累積財富達成目標。過程中無論調整或轉換投資標的,都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唯一僅以「總資產的 0.88% 年費率」作計算收取管理費,好消息是:管理費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前都免收取,投資人能無負擔感受國泰智能投資專有的科學理財法,其所帶來既專業又輕鬆的理財新體驗。就讓國泰智能投資成為夢想生活的推手,最終達到設定的長期目標!
用戶在變,銀行的解決方案也必須跟上時代
面對有別於傳統顧客的新型態用戶,銀行必須也要改變自身的作法,才能最大化目標客群。因此諸多銀行都投入了智能投資的開發,將「投資」這件事的自主權交還給用戶自身,並提供其完整的工具,協助用戶的分析可以做的更為準確。
銀行的角色從過往的「代管」,變成「工具」的提供者,轉向提供用戶更好的分析工具、投資標的,並提供其他銀行做不到的解決方案,獲取更多的客戶。智能投資已經不再單單是銀行金融專業、投資績效的比拼,而是一場數位化速度和使用者體驗優化的競爭。
轉貼自: BuzzOrang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