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微軟(Microsoft)與國際數據資訊(IDC)發表報告,訪問超過200名台灣主管與員工,發現台灣企業導入AI比例雖然較低,但在2021年前,AI將對台灣產業的創新力及員工生產力提升超過兩倍。
人工智慧掀起數位轉型浪潮,但台灣企業實際導入的情況,腳步似乎還不夠快。
微軟(Microsoft)與國際數據資訊(IDC)今(9)共同發表《未來預備式:借助AI掌握亞洲的增長潛能》研究報告,指出儘管有高達71%參與調查的企業領導者,認為AI將對提升組織競爭力有所助益,但在台灣卻只有32%企業展開AI轉型。最大阻礙原因是「企業文化普遍保守、不願嘗新和缺乏穩健的導入計畫。」
七成企業看好AI,但僅32%台灣公司實際導入
這份報告訪問了超過200位企業主管與員工,發現台灣企業雖只有13%的新產品、創新與AI有關,比起亞太區比例略低(22%),但若將眼光放在三年後,至2021年時,台灣企業的轉型力道(2.4倍)就會高於平均(1.9倍)。
調查指出,台灣需要集中精力、創造全面性提升,尤其須著重在文化方面的發展,才可加快AI轉型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已導入」AI的企業來說,有五項誘因最為關鍵,分別是:更好的顧客體驗(44%)、加速創新(22%)、提高利潤(13%)、提高競爭力(13%)、增加員工生產力(6%)。「過去一年來,已導入AI的組織在這五大層面創造了14%到18%的具體成長。」IDC總經理江芳韻說。
不過,這些導入AI的台灣廠商確實面臨三項挑戰:缺乏技術、資源與持續的學習計畫;缺乏合適的技術合作夥伴;缺乏進階分析或足夠的基礎建設與工具。
微軟推「AI 100計畫」,協助企業找解決方案
為協助台灣企業加速數位轉型,微軟也宣布推出「AI 100計畫」,預計在年底前催生100個AI產業解決方案。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何虹表示,目前已經幫助近50家企業導入AI,領域橫跨金融、電信、製造、政府部門、運輸等產業。
以凱基銀行為例,他們將分散在集團內各子公司的客戶交易紀錄在節點上,用以擬定企業決策(如信貸額度評估、降低呆帳機率等),以節省評估時間。
「銀行就像漏了洞的大水管。」凱基銀行創新科技金融處資深副總周郭傑表示,假設一家銀行有五百萬客戶,光以每一萬名客戶來區分,就相當有難度;所以就算有夠多的客戶上門,挑戰會是在如何留住他們。
另外,水利署運用氣象局、災害防治中心等公部門資料,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建立模型、預估汛期淹水時間,將原先兩小時的預估時間縮短至30分鐘,「希望未來還能推出即時淹水、積水高度預警,讓民眾更有感。」
轉貼自: 數位時代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